你知道一条产线在引进自动化机器视觉检测流程需要经历哪些流程吗,其实很多人都是在研究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却将重要的落地环境忽略不计,认为这只是服务商需要考虑的事,但是作为甲方单位,如果有些事情如果我们提前准备好,那么项目的进度往往事事半功倍的!
一.被测物体
1、被测物体特点:可确定项目功能类型(缺陷、读码、测量、识别、定位、OCR、采集)
2、被测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3、视野范围
4、精度要求
5、表面材质和颜色
6、被测物的种类是多少? 在那之后,追加了吗

二.设备信息
1、所处环境:室外、室内、外部元素的干扰(杂光、高温高湿、粉尘、油水、振动、静电) ) )。
2、传输形式:来料形式、静态拍摄、动态拍摄、传输速度、节拍、上下游流程
3、占地空间和位置:确定系统架设方式、景深、畸变矫正
(可以确定相机、镜头选型,估算算法工作量和项目风险点)
4、设备上下游环节:判断自动化程度、设备工作原理、工作功能划分、其他项目机
5、同步执行单元:体积、测距、称重、监测、数据等
三、执行机构(可确定总体方案框架和设备清单) )。
1、工作执行机构:机械臂、传送带、直线电机、气动电磁阀、音响报警等
2、控制逻辑:上下位机型号( PLC、单片机、工控机)、摄像命令、结果接收
3、通信格式:通信端口及协议( RS232、RS485总线、I/O、TCP/IP、modbus、PROFINET )、通信协议格式
4、动作精度
5、第三方对接
四、软件需求(确定软件工作量和风险点,明确原型开发时间) ) ) ) ) ) ) ) )。
1、接口、功能:接口配置、结果显示与统计、权限管理、通信、数据处理
2、处理时间:从拍摄到结果输出的时间,或按节拍时间分割计算
3、参数项目
4、运行环境
五.责任分工
1、调试协助:第三方人员协助、协议和接口
2、验收标准
3、结构件及电气控制
4、售后服务:移交合作伙伴,提供培训和必要的支持
六.项目输出成果
1、设备型号:照相机、镜头、光源、机床、配件
2、结构尺寸:摄像机工作距离(镜头下端到被测物体前端的直线距离)、光源工作距离(光源下端到被测物体前端的直线距离)、摄像机光源的安装角度和方向、电缆预留空间、各设备的间隔尺寸
3、图像效果:利用包含被摄体特征的相机拍摄图像
4、处理效果:软件处理显示效果
5、参数:视野范围、单位像素精度、软件精度、曝光时间、增益、伽马
以上是今天带来的机器视觉检测流程的基本内容,如果您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